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人的提问,差点没给我惊掉下巴,内容是:
我的孙子四个月,昨天三个大人轮流看着,不让宝宝白天睡觉,好让他晚上睡觉,不影响大人,请问这样对吗?
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“熬鹰”?亏他想得出来!
白天不睡,晚上就能多睡,听起来貌似没问题,因为我们大人就是这样的。
但,只要带过小宝宝的人一定会知道,如果白天不让宝宝睡觉,那晚上你就等着变拆弹专家吧。
为什么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呢?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婴幼儿睡眠知识的认知不足。
01
婴幼儿睡眠和成人睡眠完全不同
婴幼儿的睡眠标准是由日间睡眠、夜间睡眠、清醒时间等因素共同构成的,缺一不可,并且有一定的发展规律。
展开剩余89%1、宝宝在不同月龄的睡眠标准
每个月龄段的宝宝每一天都需要一定时长的睡眠总量,这个睡眠总量是由日间睡眠时长和夜间睡眠时长共同组成的。
如果把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掐掉了,并不能补偿性的弥补在夜间睡眠中。
即使白天不睡觉,宝宝夜间睡眠依旧是这个量,并不会增多。
这点是和成人完全不同的,假如我们成人因为工作忙碌从早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,非常疲惫,可能我们需要睡一整天就能缓过劲来,我们叫做“补觉“。
但是婴幼儿无法做到,缺失的睡眠不能通过下次睡的更久补偿回来,这也是为什么婴儿不论睡的多晚,第二天依旧会准点起来的原因。
举个例子:6周的宝宝每日的睡眠总量是15小时(也有可能是16小时,个体差异所致,但大部分都在上表中标注的范围内)。
如果把日间睡眠都取消了,宝宝也不可能在夜间睡满15个小时。
夜间睡15个小时意味着这个宝宝要从前一天的傍晚6点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
2、日间睡眠和夜间睡眠的发展规律
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:
宝宝在3个月前,尤其是在1-2个月的时候,日间睡眠的占比几乎占到了睡眠总时长的50%。
随着月龄的增加,日间睡眠次数越来越少,睡眠总时长越来越短。
很多孩子到3岁以后会完全取消日间睡眠,而在3岁之前,日间睡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。
3个月前的宝宝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的规律还没有建立起来,可能今天白天睡了四次,但昨天却睡了5次,今天晨觉睡了1个小时,但昨天却只睡了30分钟。
直到3个月以后,宝宝的睡眠规律才逐渐清晰起来,这和宝宝昼夜节律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,日间睡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版块,如果我们人为的剥夺了宝宝的日间睡眠,无疑是减少了宝宝的睡眠总量。
而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。
02
日间睡眠的重要性
1、引发良好的夜间睡眠
对于还需要日间睡眠的小宝宝来说,只有白天睡好了,晚上才能睡好,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白天不睡觉会让宝宝处于过度疲惫的状态,这个状态下的宝宝会表现出行为异常、暴躁、情绪失控、易怒或者哭闹,俗话说就是“闹觉”。
明明已经很困了,但却非常难哄,即使最后睡着了,夜间也非常容易醒来,醒来的时候还会哭闹。
很多夜醒频繁、夜间醒来哭等夜间睡眠问题都和白天的睡眠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日间睡眠就好像一个个加油站,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耗能以后就需要停下来加油,这样才有动力和能量继续前进。
睡眠引发睡眠,白天睡得好,夜晚才能睡得更好。
2、保持清醒时候良好的精神状态
很多家长会发现,睡好了的宝宝醒来的时候精神状态特别好,会微笑,或者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玩,会和你积极互动。
但是没有睡好的宝宝醒来以后会哭闹、烦躁不安,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小月龄宝宝,总是哭闹,大人和宝宝都会觉得非常崩溃。
睡眠的意义就在于让宝宝在清醒时候能够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
3、影响宝宝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
日间缺少睡眠的宝宝,无法保证清醒状态的下稳定的情绪,而是纠缠于想睡睡不着的乱麻中。
总是处在这种糟糕情绪下的宝宝,就无法专注的发展认知、发展大运动。
而睡足了的宝宝会保持清醒的头脑,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中。
专心的玩玩具、和家长互动、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新鲜事物
03
如何确保宝宝的日间睡眠
1、尊重婴幼儿日间睡眠规律,不要人为剥夺
每个月龄段的宝宝所需要的日间睡眠如下:
★0-3个月的宝宝白天小睡次数为3-5次,每次持续2-3个小时
★3-5个月的宝宝,大部分白天的小睡次数为2-3次,分别是晨觉(40分钟左右)、午觉(2小时左右)、黄昏觉(40分钟左右)
★6-12个月的宝宝,大部分白天只需要睡2次,分别为上下午觉,每次不超过2小时
★13-24个月的宝宝,大部分白天只需要睡1次,持续时间平均在2.5小时(也有宝宝睡到4小时,个体差异较大)
因此,该睡的时候就让宝宝好好睡觉,硬拖死扛的结果只能是让大人抓狂,让孩子陷入想睡睡不着的疲惫局面。
2、抓住合适的入睡时机
很多家长会说自己的宝宝根本不需要小睡,他们一直都是精力充沛的玩耍,这其中可能包含一种原因:
家长错过了宝宝的日间小睡,而让宝宝再次进入兴奋的状态。
日间睡眠的犯困信号稍纵即逝。
在宝宝还没有建立起非常规律的作息之前,需要我们多观察,当宝宝出现下列行为的时候,就是最佳的哄睡时机:
★眼神呆滞,发愣,眼球的活动看起来不那么机灵了
★活动减少,之前还手脚扑的欢腾,现在变安静了
★行动速度放慢,话语变少了,学步期的宝宝还会变的容易摔跤
★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,和你互动不起来
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些睡眠信号,不一会儿,宝宝就会进入过困的状态了,表现为:
★不断的打哈欠
★使劲的揉眼睛
★发脾气
★哭闹,难以安抚
当宝宝3-4个月以后,睡眠会越来越规律,每天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进入小睡,家长就可以提前预备哄宝宝睡觉,防止错过小睡。
3、减少日间小睡的干扰事项
日间小睡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,比如带宝宝出去玩、家里来客人、买了新玩具、要睡觉的时候妈妈出门了、分离焦虑、睡前逗宝宝大笑等。
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这些干扰事项,偶尔出现一两次并不要紧。
但是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天天持续出现,宝宝的作息规律会被扰乱。
之前我和朋友带宝宝出去旅行,在旅行的那5天,宝宝白天的睡眠完全被打乱了,因为要坐车、要去动物园等各种事情。
所以到了原本该睡的时间,宝宝都硬扛着不睡,等到我们在动物园坐高空缆车的时候,两个宝宝过度疲倦开始哭闹。
然后我们只能在高空缆车上努力的哄宝宝睡觉,旅行结束后的两三天才将宝宝的作息调整过来。
在宝宝睡觉之前,给她一个新玩具或者逗他哈哈大笑也不是一个明智之举,这无疑是一个新鲜有趣的刺激,让宝宝瞬间兴奋起来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
在宝宝出现入睡信号的时候,让宝宝进入卧室这个固定的睡眠环境,开始进入哄睡模式,不被打扰。
现在让我们回答文章开头那个问题:三个大人白天轮流看着宝宝不让他睡觉的做法是错误的。
宝宝会因为不能睡觉而哭闹磨人,大人为了不让宝宝哭闹会想尽办法逗引他,然后精疲力尽,晚上还会被不断哭醒的宝宝继续折磨。
与其大家都这么辛苦,不如一起安安稳稳的在白天睡几个小觉吧。
发布于:陕西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